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考上985,奖励10万”:父母说话不算话,别怪孩子让你哑口无言

2022-02-01 10:31:55孕产
文 | 凝妈导读:父母们经常对孩子做出一些承诺,有的兑现了,有的没兑现,孩子会是什么态度呢?早上,爸爸跟二宝说“爸爸上午带你去超市!”二宝特别开心,做好了去超市的准备。爸爸过来跟妈妈说“我要带二宝去超市了,你在家陪大宝!”妈妈说“不是上午要去买衣服吗?早就空出上午的时间买衣服了!

文 | 凝妈

导读:父母们经常对孩子做出一些承诺,有的兑现了,有的没兑现,孩子会是什么态度呢?

早上,爸爸跟二宝说“爸爸上午带你去超市!”二宝特别开心,做好了去超市的准备。

爸爸过来跟妈妈说“我要带二宝去超市了,你在家陪大宝!”

妈妈说“不是上午要去买衣服吗?早就空出上午的时间买衣服了!”

爸爸接着改口说“好,那就不带二宝去超市了!”

妈妈说“二宝要闹的!”

奶奶说她会带好二宝,绝对没事,就带着二宝出门了,结果二宝从上楼梯开始就哭闹,一直到院子里,还能听到他的哭声。

爸爸妈妈决定也带着二宝一起去购物,顺便去超市,满足二宝的愿望,遵守许下的诺言。匆匆下楼找到二宝,二宝的脸上还挂着泪水,看到妈妈过来破涕为笑。

对孩子说话不算话,孩子幼小的心灵会受到极大伤害,虽然是2岁的孩子也要尊重他。父母养成对孩子言而有信的习惯,自己不会遗憾,孩子也会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艾丽卡.雷斯切尔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写到:

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让他知道,你是说话算话的。这能建立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尊重,也是保证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父母说话不算话,孩子不再信任你

《少年派》中一个段落,林家的女儿考了年级第50名,简直是逆袭的好成绩,特别高兴,一心想着妈妈会给自己奖励。可是当女儿兴高采烈要奖励的时候,却碰了一鼻子灰。

女儿说:“拿钱”,满心以为妈妈会乐颠颠的掏钱奖励。

妈妈说:“什么钱啊?”还装作不知道,企图蒙混过关。

女儿说:“进步奖啊!这次数学是历史新高啊,这次不能再打折了”,可见妈妈是经常给女儿打折。

妈妈说:“也就是个七十八,还历史新高,熟人一般都打折,更何况我还是你妈!”显然对女儿的成绩还是不十分满意,肯定不情愿奖励女儿。

女儿说:“你怎么......”想反抗却被妈妈打住了。

妈妈说:“你这学习是为你自己学的,又不是为钱学习的。”就是告诉女儿学好了是应该的。

女儿说:“进步奖不是你们定的吗?”女儿还想为自己正确争取利益。

妈妈说:“学生要以学习为主,你考的好是你应当应分的。”妈妈把女儿挡回去了。

女儿说:“这进步奖的规矩当初是你们定的,怎么说推翻就推翻啊?”女儿只有无奈。

妈妈说:“谁说不能改呀,人要在前进途中,不断修正自己!”妈妈怎么说都有理。

女儿气得回怼“你还年年先进呢,先进就说话不算话啊!”女儿也是气难平,但是无济于事。

这样的父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经常有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答应孩子“你考好了,带你去吃好吃的!”“考好了,给你买零食!”“考好了,给你买手机!”“考好了,带你去旅游!”各种各样的承诺,都出自父母之口,但是真正到兑现的时候,很多父母又食言了。告诉孩子当初是说着玩的,别当真。

总是说话不算话,怎么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感。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别忘了狼来了的故事,小孩子总是骗大人,说狼来了,大人来救他却被告知是开玩笑,当真的狼来了的时候,就没有人信任他,不会来救他了。孩子也是一样,你第一次用物质诱惑骗孩子,激励孩子进步,当孩子发现这都是骗局的时候,就不会再听父母的话,还是驻足不前。

父母说话不算话,孩子学会撒谎

看到一个视频,这个事例也非常典型。

小飞打碎了杯子,妈妈问他是不是他把杯子打碎了,开始小飞不想承认,妈妈心生一计,告诉他“你不承认,就让你面壁思过一个小时。你要是承认了,就不处罚你了!”小飞相信了妈妈的话,就承认了。

结果妈妈说“看吧,我就知道是你,罚你面壁思过一个小时!”

小飞委屈地说“妈妈,你不是说我承认就不处罚我了吗?”

妈妈却说“你做错了就应该受到惩罚!”

小飞还想为自己辩解,妈妈说要不去就加倍惩罚,小飞只好接受惩罚。

过了不久,老师找到妈妈,告诉她“小飞打碎了校长办公室的玻璃,可是他怎么也不承认!”

妈妈回家威逼利诱,小飞倔强地不承认。妈妈放了狠话“我管不了你了,你爸爸回来,看他不打死你!”结果小飞却说“打死我吧,反正都是你们教的!”

小飞在第一次打碎杯子的时候,因为相信了妈妈的话,“说承认就不惩罚自己”,所以才勇于承认错误,但是妈妈说话不算话,还是惩罚了小飞。这件事让小飞明白承认错误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当下次再犯错误的时候,就是嘴硬,坚持到底,就是不承认,看你拿我怎么办。一句“都是你们教的”道出了对父母教育的不满。

孩子小时候犯错在所难免,孔子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如果用欺骗的方式诱导孩子承认错误,孩子就会学会用谎言保护自己。如果保持诚信的态度,让孩子从中学到面对错误的正确处理方法,孩子再犯错就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责任,并且去改正它,以后就会减少犯错的机会。

父母说话不算话,孩子会看不起你

想起这几天看过一篇文章《“考上985,奖励10万”:父亲夸下的海口,会让儿子记上一辈子》,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有一个男孩,上高二的时候,学习成绩中等,但不是很努力。老师倒是很看好这个孩子,告诉孩子的父亲“你儿子很聪明,只要好好努力,大概率会考取985高校”。父亲就把这句话传达给儿子,儿子依然我行我素。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再一次督促儿子学习时,儿子突然问他,“如果考取了985大学,会有什么奖励?”他随口一说,“考上985,奖励10万”。儿子跟父亲反复确认,得到肯定的答复。

从此儿子努力学习,真的考上了985,父亲很高兴,儿子催着父亲兑现当初的承诺,“考上985,奖励10万”。父亲却觉得儿子刚上大一,不需要那么多钱,不想给,就跟儿子说当时是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而说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实际上是望梅止渴。

父亲以为儿子不会在乎这个10万块,结果儿子却动不动拿这个事说道,讽刺父亲是“吹牛大王、骗人悍将”,明显是瞧不起父亲。

儿子因为把10万块钱奖励作为奋斗目标,才考上了985,所以对这个10万块一直记挂在心里,说不定天天在梦里都会数钱。等到成绩一出,心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肯定是“这10万块”可算是到手了,这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可是最终结果呢,并没有得到这个10万块,自己的愿望落空,自然会特别失望,也难怪会经常揶揄父亲。

父亲当初果真是随口一说,没有考虑到一言九鼎多么重要。父亲肯定认为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附属品,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想给他就给他,不想给他就不给他,孩子也不会反抗。孩子长这么大还不是自己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培养出来的,给他10万块也感觉有些不值。没想到孩子会对这件事这么上心,真是悔不当初啊!当时应该要仔细想好了再给孩子答复,而不是随便夸海口。真的是:父亲随口一说,儿子却会用一辈子记忆!

不管多大的孩子,父母都要说话算话

我们都学过《曾子杀猪》这篇古文: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边跟着她边哭,她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

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就杀了猪把它煮了。

曾子的做法给我们很多启发,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不能骗他,你骗了他,他以后就会骗你,不会信任你,还可能会看不起你。就像上面提到的三个案例,每一个都是现实版的教训。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么做呢?请记住: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就不说,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跟孩子说明原因或者道歉。

✔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就不说

在给孩子承诺的时候,不要太随意,要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的不要乱说。

有一对父母经济条件一般,但是对女儿很大方。有一次,父母对女儿说,女儿成绩进步就给买一个好手机,女儿提出了品牌要求,父母也同意了。结果女儿成绩提高了,父母又觉得手机太贵,自己才用1000多的,就给女儿买3000多的,不愿意给她买,想给她买一个1500多块的。女儿不高兴了,因为女儿已经把父母要给她买高档手机的事告诉同学了,如果父母做不到,她将会非常没面子。女儿为此还绝食、哭闹,最后父母没办法又给孩子买了贵的手机。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如果当初不同意买贵手机,女儿也不会这么闹。我记得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说话的时候,舌头在嘴里绕三圈”,就是提醒我们说话时要谨慎,不要太随意。

✔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跟孩子说明原因或者道歉。

不管什么原因,既然我们对孩子承诺了一些事,就要说到做到,不要让孩子失望,让孩子总是记挂着这件事。

如果换做是我们,也有同样的心态。比如我们的领导激励我们说“大家好好干,干好了发奖金!”大家拼命干,结果工作干好了,干出成绩了,领导却对奖金的事只字未提,我们肯定会背后议论“说话不算话!”以后领导再安排我们做一些工作的时候,大家积极性就没有那么高,开始推三阻四了。

所以,设身处地想一下,我们一定对自己说出去的话负责。如果我们因为各种突发问题做不到,就要跟孩子说明原因,不是故意做不到,而是突然发生了一些意外。孩子自然也会理解父母的苦衷,知道父母一直把承诺放在心上,当初的承诺是认真的。

@凝妈悟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做法会深深影响到孩子,父母对孩子做到言而有信,孩子必将会尊重父母、信任父母,成为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点击加入婴幼儿养育指南圈,第一时间获取科学育儿知识: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