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母难当: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连吵架都影响发挥

2022-01-28 18:18:34孕产
10月7日晚,一架吉隆坡飞往武汉的飞机上,一个婴儿一直哭闹,一对年轻男女因此跟那个妈妈吵了起来。男子:为什么就你们家的小孩一直吵到现在呢?小孩的妈妈气愤地放狠话:“你们两个没道德,我没在管吗?我一直在管。最好你们两个一辈子都不要有孩子!

10月7日晚,一架吉隆坡飞往武汉的飞机上,一个婴儿一直哭闹,一对年轻男女因此跟那个妈妈吵了起来。男子:为什么就你们家的小孩一直吵到现在呢?小孩的妈妈气愤地放狠话:“你们两个没道德,我没在管吗?我一直在管。最好你们两个一辈子都不要有孩子!”事后孩子妈妈说,那个年轻男子对她说:把你的孩子管好,她一直在哄孩子,但孩子还是哭闹,她实在没有办法。

有人同情飞机上哄不好婴儿的家长,毕竟,婴儿和“熊孩子”还不一样,很多时候家长是没法进行有效管教的。

然而,“熊孩子”还是“熊家长”的问题,并不是我最想讨论的,这则新闻让我想到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当父母带着孩子在身边的时候,要随时提防自己的情绪被外界引爆。

1 情绪共生:儿童对父母情绪的天然敏感度

新闻中的这位妈妈处在这样的环境和情绪下,注定的没法哄好自己的孩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在她的《完整的成长》一书中,曾这样举例描述婴儿和妈妈的情绪共生:

一位父亲告诉我:“如果是我抱着孩子,他就会安静地和我对视,我们就这样连接着、交流着;而如果是我妻子抱着,孩子就会躁动不安。

因为,我的内心是平静的,而我妻子虽然表面平静,但内心是起伏不安的。”这是父亲对刚刚出生2个月的新生婴儿的观察。

婴儿不是认识到妈妈的情绪,而是和妈妈的情绪共生,也易于和其他成人的绪共生。在儿童期,和妈妈共生的首先是情绪,这使得儿童对情绪有着天然的敏感度和觉察力。

儿童用情绪帮助自己调整内在世界,同时,儿童的情绪和妈妈的情绪天然地处于共生状态,儿童也能对其他人的情绪高度敏感。

也就是说,其实他分不清这个情绪是妈妈的还是自己的 —— 新闻中, 由于妈妈跟对方的吵架,怀里的婴儿其实也一直处在比较激烈的情绪当中,况且婴儿自己无法像成人一样理智化解情绪,无法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合理解释。这也是孩子为什么一直哄不好的原因。

近年来,飞机上、高铁上,因为乘客遇到“熊孩子”和父母大吵的新闻时有发生。

那么,带比较小的孩子出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准备呢?

小一点的孩子可能没有办法跟孩子提前商量,那么妈妈就需要尽可能的提前预计可能发生的情况。例如:

把出行时间尽量调整到孩子日常的睡眠时间一致的

特别是飞机,汽车,高铁等旅行时间,如果能够让孩子在交通工具上的时间,大部分在睡眠中度过,会减轻父母很多的工作,也能减少对其他人的打扰。

带足够日常用品

养过小宝宝的父母都知道,婴幼儿出门总会有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提前多准备才能遇事少慌张。吃的食物,如奶粉、温水;用的物品,如纸尿裤、湿巾、安抚奶嘴;穿的物品,比如旅途天气变换需要更换的衣物,等等。

多带几种不同的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品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虽然比婴儿容易一些,但是也很难长时间配合,在交通工具中保持安静,别怕麻烦,多带各种儿童绘本、玩具、手工等等,都能及时消除无聊,让孩子安静一阵子。

我儿子小的时候,每次坐飞机动车,我都会单独拎一个手提袋,里面装各种供他路上消磨时间的东西。

一次高铁的途中,我带了各种帮孩子打发无聊时光的物品

手机是最后一个不得已再拿出来,而且需要事先约定,适当限制玩的时间的;而不是只要孩子一吵闹就把手机塞过去玩,快半小时过去了又控制不住,收不回来。我曾经遇到因为怕孩子超到周围乘客给孩子看动画片,结果孩子看起来没完没了,妈妈又因为拒绝孩子继续看大声批评训斥,反倒吵得周围人头疼。

但是上述的所有的准备,也都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在带孩子出行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有可能的意外突发事件引发自己的情绪,甚至和路人的不必要的争吵。

2 潜移默化:你对孩子的影响,几乎都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

同样的最近的一则网曝新闻,在深圳西西弗书店看书区(公标请勿喧哗),一白衣女跟两个孩子说话声略大,隔壁女子提醒其小声点影响其写论文。

该白衣女子勃然大怒拍桌开始高声飙脏话长达十几分钟,全程不断辱骂写论文女子骂其装*傻*装学术不要脸,各种脏且不饶人的嚣张辱骂口吻。连她的孩子都受不了了。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耳闻目睹父母在类似场合对待矛盾冲突的方式,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和情绪管理教育 —— 难怪妈妈在跟别人吵的时候,连自己的孩子都捂耳朵。

孩子也觉得丢人呀!

镜像神经元示意图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在情绪管理能力上尤为如此。一个经常发脾气,情绪比较不稳定的孩子家里,几乎一定能找到一个情绪管理能力很差的大人。这是因为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在起作用。

*镜像神经元*

人类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它的功能是反映他人的行为。

有了这个功能,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学习新知、与人交往、发展出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等能力。

3 潜在危险:极端行为往往来自情绪被点燃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有个亲身经历。

儿子大约两岁半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家附近玩,只有很近三站路,所以我们就公交出行了。我上车站在车门处刷卡,同时让孩子在旁边抓住栏杆,整个过程大约大约不到半分钟。

这时候上来的一个中年男子非常不耐烦,骂骂咧咧说“堵在门口,不讲道德!”之类的话。他态度极差,我也挺气愤地回了他两句,说我并没有故意不走,只是安顿一下孩子。但是没想到这个男人就开始不依不饶地骂骂咧咧,大段的指责和讲道的话都出来了。

我正打算据理力争,发现儿子一直抓着我的胳膊不停地叫妈妈,我这才反应过来他害怕了,赶紧停下来,不再回应对方。

事后再想想,对方很可能在上公交车之前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本来就积累着一堆的情绪,而公交车门口这件事情,只是他情绪的一个爆发点而已。

甚至,会有一点后害:以他当时有点激动的状态,如果我继续吵,极可能把他的情绪继续点燃,甚至他都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而我只是一个人,还带着个很小的孩子。

有人说,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

在今天这个主题下,确实如此。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才停止争辩,而是因为,我们身边有个孩子。

欢迎关注我@家庭教育孙丽。分享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高效做父母。

如有关于这个主题您有想法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