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面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

2022-01-26 16:30:52孕产
孩子2岁以后,开始变得有主意,并且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0-6岁的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刚开始,幼儿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

孩子2岁以后,开始变得有主意,并且以自我为中心,这个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

幼儿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

0-6岁的儿童(有的孩子一直持续到12岁),他几乎将他全部的热情和注意力集中在了自我的建构中。刚开始,幼儿用打来表达他不同意、不喜欢的态度。

这里打的含义是排除、不同意的意思。但这个时期很快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这是意识上的最早分离,通过语言表现。

在这样持续的发展和深入的重复中,儿童感受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已经形成的自我,在以后的几年里会表现得更为充分——从排除他物,到说出“不”,到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到在形成自我的过程中,建立和派生出优秀的个人品质、专注和意志。



01

自我意识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的很多行为是向外学的,帮助孩子了解外界社会运作的规律,让孩子学习语言、学习数学、学习历史…….我们更多地关注孩子在外界社会的位置,他的成绩是否名列前矛,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外界的规则规范?

我们有没有想过,让孩子向内学呢?帮助孩子在探索外界的同时,也学会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在这些情景下的自我,了解自己的生理特征,了解自己在某个情景中自己的当时的情绪和感受,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对与外界社会的价值?

这些关于自己的认识,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02



面对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心态一定要端正、平和,正确理解和认识宝宝所处的成长阶段。

父母和家人对彼此的态度、行为,直接影响了宝宝的行为和个性。

共情、讲道理的方法,对于1-2岁的孩子也许还不太好理解,那么父母和家人的行为示范,直接引导就显的相当重要了。所以多看看成年人自身的言行举止,比一味想着怎么纠正宝宝的行为有效得多。

「自我意识」对宝宝的成长而言非常重要,它就好像一颗小种子,在宝宝心里扎根,帮宝宝认识自己,去探寻「我是谁」这个问题。随着宝宝慢慢长大,这颗小种子也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

0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对自己实际上是一无所知,这一事实常又是造成巨大不幸的根源,社会往往不得不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

那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1、促进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一种天生的,一种人类难以控制地对自己的关注。很多研究证明,人们往往对自我有关的刺激特别敏感,更容易被迅速加工,后期也更容易回忆和认知。

2、提升孩子自主性、独立性

自我意识就好比一幅印有自己形象的地图,它综合了自己过去和现在对自己观察够所获的有关自己的认识,比如自己的喜好、感受、优长、不足、压力管理方式等,当我们面对选择和危机的时候,有助于了解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定向,从而成为对自身事物拥有自主、自决权力的主人。

3、提供孩子自我完善的动力

关于个体对自我的意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自我,一种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即现实中的自我,理想自我是指自己努力想成为的自我,人会按照理想自我的愿望去不断塑造自己。

4、给予孩子内心的满足和信心

随着孩子对自己探索的不断深入,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趋于客观、全面,能对自己的价值有真正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稳定的积极自我意识。当拥有积极的自我意识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比较,因为他人的否定,而轻易的否定自己的价值,因为孩子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更加安定、幸福和有信心面对生活。

04

如何正确发展宝宝的自我意识呢?


自我意识的发展究其本质是人逐渐从对自己的无知走向对自己有认识,并能不断调节、塑造自己,最终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是个体走向自主乃至自由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发展标志着个体心理成熟的程度,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