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有些话语看似没什么,但家长还是不要说为好,影响孩子的成长轨迹

2022-01-25 20:36:14孕产
最近辅导孩子写作业,发现孩子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大声喊着“终于写完了,我好难呀。”“写完作业了,我要出去玩一会了。”听着这些话语,总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可也说不上来,也没找到孩子为啥要这样说的原因。

最近辅导孩子写作业,发现孩子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就大声喊着“终于写完了,我好难呀。”“写完作业了,我要出去玩一会了。”听着这些话语,总是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可也说不上来,也没找到孩子为啥要这样说的原因。

十一假期最后一天,接送她去上英语辅导班,下课后,奶奶看到孩子回到家,赶紧接过她的书包 ,又给她削好了水果送到她面前,很是心疼的说“我家大宝贝太棒了,今天上课学习可是累坏了吧!”孩子接上话茬,说了“真是太辛苦了,学习好累。”

听到这里,突然有点反应过来,孩子为啥最近总是觉得学习特别辛苦了,晚上跟孩子聊天,了解到老人心疼孩子上辅导班、有时写作业时间很长,会不由自主跟孩子说“累坏了吧,太辛苦了”此类话语。

结果呢,孩子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潜移默化被家里爷爷奶奶给“语言催眠”了,从而潜意识里觉得学习是件特别辛苦的事情。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成人的“语言催眠”到底来理解?

其实语言催眠的本质,就是一种暗示、不断重复和表达自己感受的作用。当孩子一直处于一种重复的语言模式的强化下,他的潜意识就接受了这种想法。

根据大脑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在12岁以前,人的大脑信息传递途径还未成熟,有近85%的儿童催眠感受性极高。

孩子对自己父母和亲近家人的言语与行为有很高的接受性。

这就不难理解,父母等家里人的语言就是孩子的催眠术,这种“重复”的催眠方式足以影响孩子的自我认同,会让孩子朝着我们所说的方向去发展,也对孩子的大脑信息的连接产生不同的影响。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他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个案例也真实说明了,采用不同的“催眠”方式,可以给孩子带来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对于语言的催眠力量,诗人安琪洛也谈到。

她说,人的言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言辞,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她相信,身边的言辞会渗透我们的生命。

既然语言催眠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家长经常用重复的话语来跟孩子说话,会对孩子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

1、如果是采用批评的话语,那么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负面催眠效应。

如同在心理学上,有个“墨菲定律”,翻译过来意思可解释为“怕什么来什么”,即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例如:孩子做作业没有做对,辅导几次还没有学会,家长可能一生气就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呢!”或者“你是不是就是不想好好读书呀!”;如果孩子做事有点拖拉,家长也会不自觉说“你怎么这么懒呢!”“做事拖拖拉拉的,太磨叽了!” 等等这样的字眼。本意是想让孩子改掉这些习惯,却不知道孩子的潜意识里,反反复复在听和接受这些不良暗示后,就等于给孩子的大脑里进行了潜意识的输入,让孩子以后的行为和结果朝着受暗示的方向发展,于是孩子的行为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

2、如果家长是正面想法,但负面的感受认知,也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比如:孩子周末两天有外出活动安排,为了好好玩,周五晚上将所有的作业,包括老师布置的卷子、练习册还有要求复习的内容,都利用一个晚上做完了,孩子很开心,觉得自己真厉害,心里很期待将自己的想法同父母分享,得到父母的赞许与表扬。结果,她话刚说,父母却心疼的说:“快点休息吧,干嘛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呢?”本意是心疼孩子,但这种话语一说,孩子心中该如何想呢? 孩子努力学习,期待得到赞许,却没想到父母却用了自己“负面想法”的同理心,去告知孩子很痛苦。跟上面例子,爷爷奶奶的说法是不谋而合的。

这些对孩子而言,听着不好的体验,很多时候,家长本身是感受不到的。

那么,该如何运用正确的语言催眠,去促进孩子的成长呢?

首先,用正面的语言激励和表扬样子。

而父母要学会使用正面的语言,就需要确定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有所觉察,要知道父母的行为要比语言更重要,情绪要比想法更重要。

家长经常用正面的话语激励和表扬孩子,孩子的潜意识里,会在接受这些正面的暗示后,从内心来认可自己,也会调动孩子的正能量,让孩子的行为和结果越来越好。

需要提醒一点,父母的正向催眠,需要建立在真实和尊重的前提下。

比如:直接说“宝贝,你太棒啦!”不如说“妈妈像你这么大时,确实做得没你好。”“你真聪明”不如说“你这个学习的劲头,让你进步越来越快!”

其次,“不要”的句式结构,会形成反向的强化。

很多家长,不自觉会采用“不要”式的说话方式,经常听到家长跟孩子说话方式是这样的:

“不要紧张”,“吃饭不要磨磨唧唧” “做事不要拖拉”等等,其实这类话语,强调的多了,孩子反而形成一种反向的强化。

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重复性去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

比如:

“不要紧张”改为“紧张是在所难免的,想想其他事情来转移注意力。”

“吃饭不要磨磨唧唧”改为“吃饭快吃,吃完就可以吃最喜欢的苹果了;”

“做事不要拖拉”改为“做完这件事情,我们出去玩一会。”

最后,多肯定孩子,表扬的时候要具体。

对于孩子而言,我们表扬的是她的行为,还不是直接说“你真棒!”,后面应该加上被称赞的行为,比如,“你真棒,都能把书桌整理的这么干净”。

最好避免笼统的表扬,而应该评论或者感谢孩子所做的事情,比如,“你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事情,看你的时间管理还是很有效果呀”等。

想起一个小游戏:

游戏参与者围坐在一起,游戏主导者指挥参与者做一件事情:快速地说21遍“老鼠”。此时,游戏主导者最好引导大家一边念一边打拍子配合,不仅能调动气氛,还可以在大家不自觉的状态下逐渐加快速度。

数完之后,再让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念21遍“老鼠”。

当大家念完停下来以后,游戏主导者严肃认真地问大家:“猫怕什么?来,大家大声告诉我!”

结果会怎么样?80%的人会特别自信地回答:“老鼠!”

假如再重复问一遍:“猫怕什么?”

大家会以更高的热情回答:“老鼠!”

孩子的大脑就是一张白纸,当我们大人总是重复一些具体指令,孩子大脑就会留下清晰的印象, 我们家长多给孩子进行正面语言的支持与鼓励,让孩子在好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