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再爱孩子也要让他吃3种苦,这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022-01-25 08:24:30孕产
文 | 小步在家早教还记得霍启刚夫妇带儿子下田插秧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爸爸是富二代,妈妈是跳水明星,这样妥妥的“豪门子弟”,却并没有过着“王子”一般的生活。相反,霍启刚夫妇让孩子身体力行地体验了食物的来之不易,他们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最接地气的豪门”。

文 | 小步在家早教

还记得霍启刚夫妇带儿子下田插秧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爸爸是富二代,妈妈是跳水明星,这样妥妥的“豪门子弟”,却并没有过着“王子”一般的生活。相反,霍启刚夫妇让孩子身体力行地体验了食物的来之不易,他们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最接地气的豪门”。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发展,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想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不愿意孩子受了委屈。

但从孩子教育的长远角度来说,再爱孩子也要让他吃三种苦。

一、身体锻炼的苦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真正到了孩子身上,我们有时候反而忽略了。

1、我们关心孩子是否能上国际幼儿园,却不重视孩子挑食的问题。

之前,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统计了我国9个城市及农村地区的部分健康儿童,数据显示,挑食儿童的比率高达59.3%,而不挑食的儿童不仅体格发展较好,智力也比挑食儿童明显增高。而挑食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1.体重偏轻,身高偏矮。挑食会让宝宝汲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失衡,摄入的营养不充足,生长发育就会出现问题。

2.抵抗力差。由于挑食,宝宝的营养不足以让他获取提高免疫力的营养,免疫力低,就会容易生病。可能每次进入感冒多发季,宝宝都逃不过。

3.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免疫力差、发育不正常,同时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偏食挑食的宝宝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2、我们关心孩子要报几个学前兴趣班,却常常忽略孩子的运动发育。

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澳英美三个国家不约而同地将6岁以下儿童每日推荐运动量定为“至少运动3小时”。人民日报也做过对中日儿童身体状况的调查:中国儿童在身高体重方面超过了日本儿童;但日本儿童在心肺耐心等方面却远超中国儿童。

曾经我也是一个焦虑的妈妈,每天带娃奔波于各种早教兴趣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

有段时间,孩子总是生病,做什么也没有精神。而我的办法不过是给他买一大堆进口的营养药品,以为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但后来,一个老医生点醒了我。他说:“孩子这么小,吃那么多药干什么?你让他多晒晒太阳,平时多运动,胃口自然好了,吃的下睡得香,比什么都管用。”

当我真的去这样做时,才发现,孩子需要的从来不是什么进口保健品,只是需要在阳光下幸福地奔跑玩耍而已。

孩子活动的时间多了,抵抗力上去了,生病少,精神头也好了,做什么事都更容易专心,反而不费力地学到了很多知识。


二、生活技能的苦

在日本,每个小学生都背着沉重的小书包,我第一次看到时,觉得挺心疼。但当我了解背后的原因后,就深刻地理解了那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意义。

日本的小学家长来接小朋友放学时,他们只是确保孩子的安全,孩子自己的书包都是自己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身体得到了锻炼。


俗话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个孩子只有先学会了独立自理,长大后在生活中才更有底气。

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穿衣、吃饭、做家务等的能力,是让他们走向独立的地基。

我有一个考上香港大学的朋友,她是一个学霸,父母对她期望也很高。

可就是这么优秀的孩子,进了大学不到一年,就换了两个室友,并且还是不能适应,搞得要退学。

而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不会洗衣服。

她从小养尊处优,除了学习,自己的一切事务都由妈妈代劳。

“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你操心。”这是她妈妈对她说过最多的话。

就这样,她成年上了大学,却从来没洗过衣服做过饭。

在大学寝室,看到室友把衣服泡在盆里,她也学着把衣服泡到盆里,但人家泡好之后洗干净了,而她却再也没有动静。

不仅如此,整个寝室都是她随意摆放的生活用品,生活垃圾从不自己收拾,吃过的饭盒都长毛了也不处理……终于,舍友忍受不了这种邋遢的生活,申请要换寝室。

班里同学知道她的事情后,也不愿意跟她走得太近,慢慢地,她感到孤独和焦虑,一度抑郁到要休学。

好在后来,她意识到问题后,开始去学习做家务,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后来渐渐走过了那段低谷期。

“如果我早点离开妈妈,多吃点苦,可能我会过得更容易吧。”这是她后来告诉我的话。

其实这并不是个例。曾经的“天才少年”魏永康,17岁时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但20岁时,却被学校劝退。劝退的原因既不是成绩不达标,也不是在校惹事闹事,而是——自理能力太差。原来,魏永康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将来一定有大出息,所以打扫卫生、洗衣服的事儿都不需要魏永康做,哪怕吃饭,都需要妈妈喂他。所以尽管考上了研究生,仍然因为自理能力差被退学。


其实,日常洗衣做饭的生活技能是孩子未来必备的基础能力。没有人可以陪孩子一辈子,以后的路,还需要孩子自己走。在《小花的味增汤》中,只有5岁的小女孩小花已经像大人一样,可以做各种家务了。当收到患了癌症的妈妈的生日礼物:一条围裙时,她就跟着妈妈学做菜,尤其是防癌的味噌汤和糙米饭。

“一想到我不在,家里还有个会做饭的老公,我就安心了。我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饮食攸关性命。我也要教女儿做菜以及做家事;念书是其次,随缘就好。只要身体健康,拥有活下去的能力,将来不管去哪里或是做什么,都能好好生活。”小花的母亲安武千惠说。这种“生活下去的能力”就是洗衣做饭的生活技能吧。

所以,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就是信任她们,引导她们成为一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


三、独立思考的苦

“独立思考”这四个字听起来似乎很玄乎,但却是我们孩子最急缺的东西。

一个没有主见、不会独立思考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随着时间推移,我惊奇地意识到,我们很难让整个团队都保持高昂的斗志。大多数人接受的教育并非‘登月式’思考,他们倾向于否认事物的可能性,而不是去基于真实世界去思考并计算什么是真的有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去花费大量精力为谷歌招聘独立思考者、以及设定宏伟目标的缘故。如果你招到了正确的人,拥有足够大的梦想,你通常就能实现目标。即便你失败了,你也可能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说。

花费大量精力招聘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仿佛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事。就连爱因斯坦也强调过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1、给孩子足够耐心,让他自己寻找答案。

很多时候,在面对困难时,我们总是想尽快帮孩子解决,却错过了这个让孩子成长的好机会。

有一次,我一岁多的儿子推着学步车卡进门时被稍高的门槛卡住了。我看他试了好几次都推不动,本能地想上前帮他拎过来。

没想到,他突然放下小车,人先跨进屋内,然后借力把学步车扯进了屋里。整个过程很流畅,老母亲的心却受到了重击,说真的,我几十岁的人了,都没想到还可以这么操作。

也是从那次开始,我意识到,孩子比我们想的更聪明,只要你愿意给予耐心,他总会有惊喜给你。


2、相信孩子,引导他自己处理事情。

试着把口头禅从“你应该......”变成“你觉得应该......”

引导孩子多去主动思考解决办法,而不是每次依赖父母的建议,凡事只会附和别人。

话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我们不应该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包办一切。我也想给娃无微不至的爱,但是在过程中,会发现一系列的问题——娃已经上学了还不会自己穿衣服;别人已经跑得很快了他还不愿意多走路;遇到问题只会喊“妈妈帮忙”而不自己想办法……本来想让他们更快乐,实际会让他们长大后吃更多的苦,所谓的为娃好,却不知不觉害了娃。

我相信每对父母都希望孩子过得好,但快乐和吃苦就像跷跷板的两端,如果快乐太重,苦的那一端就会高高翘起,让整个跷跷板失衡。

我们小时候不舍得让孩子吃苦,未来社会就会给孩子更多的苦。

所以,适当并且正确的吃苦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生活的苦,他们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