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非典型肺炎发生在哪一年 非典是哪一年?

2022-10-30 18:48:41孕产
非典型肺炎发生在哪一年,非典发生在哪一天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其实是一个总称,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这些病原体,有可能是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退伍军人菌引起的肺炎症状,也可泛指不是由细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状。2003年4月起在中国广东省及香港地区和首都北京所爆发的流行病严重急

非典发生在哪一天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其实是一个总称,泛指所有由某种未知的病原体引起的肺炎。这些病原体,有可能是冠状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退伍军人菌引起的肺炎症状,也可泛指不是由细菌所引起的肺炎症状。 2003年4月起在中国广东省及香港地区和首都北京所爆发的流行病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也正是由某种冠状病毒引起的,属于非典之一。该病在全球各地广泛扩散,有超过8,000人染病,近800人死亡。在中国大陆,“非典”成为“SARS”的代名词。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最早在1938年提出,当时有7名患有肺炎的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与一般细菌性肺炎并不相同,因此被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病症与流感病人相似,病症会发烧、肌肉疼痛等,但肺部有发炎迹象。与典型细菌性肺炎最大的不同在于患者不会有毒性病容,例如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等状况。非典型肺炎病人也不会有浓痰。 支原体肺炎是这类肺炎最重要的治病原因,除此之外其他病原还包括了退伍军人病菌、鹦鹉热、甲型流感并发肺炎等。 非典型肺炎病症的潜伏期大约在4-11天左右,病人表现为发热,同时伴头痛、关节酸痛、全身酸痛和乏力,还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干咳等:部分病人出现呼吸加速、气促等呼吸困难症状。多数病人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肺部可闻少许干湿罗音。多数病人白细胞不升高,少数白细胞降低或/和血小板降低。该病症可能通过飞沫、分泌液和接触呼吸道而感染。

非典型肺炎发生在哪一年

非典是哪一年发生的?

2002年

非典是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非典在中国,最先是在广东出现的,之后扩散到北京开始爆发。

非典是2002年发生的。非典全称是非典型肺炎,也叫做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指的是严重畸形呼吸症。这个病症于2002年在我国广东顺德首次发现,并且逐渐扩散至东南亚,甚至是蔓延到全球,直到2003年中期,才逐渐将这个病症消灭。 

非典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最早发现的非典病例时间是2002年11月初。2002年11月初,最早的非典是在中国广东省的佛山市发现。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征,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类别,中国媒体普遍简称其为“非典”。其后,此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扩散到了香港,并由香港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非典型肺炎发生在哪一年

非典是哪一年?

2002年11月~2003年7月

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注: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非典型肺炎发生在哪一年

非典是哪一年?

2002年11月~2003年7月

非典是一场于2002年11月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疫潮。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

非典,学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

非典在2002年11月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河源市最早出现(世界卫生组织指源头是在广东顺德)。由于病者出现肺炎病症,所以当时将之归入非典型肺炎。该病经由旅游、商贸、移民人群迅速由广东省扩散到香港,并再扩散至越南、新加坡、台湾及加拿大的多伦多。2003年5月间,北京和香港的疫情最为严重。2003年11月,广州再次出现零星病例。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本次非典过程基本结束。2004年3月,北京再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疑似病例,疑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研究该病毒时受到感染,但都没有再次演变成疫潮。直到2004年4月15日,一名24岁的中国女性在一列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开往莫斯科的列车途中因为严重肺炎死亡,俄罗斯基洛夫州政府担心她可能是患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致命。与她同行的53名中国人,亦被送往医院隔离观察,而她所在的车厢进行分离并进行消毒。其后经解剖后证实死者只是肺炎,引发肺水肿和脑水肿导致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期间病例汇总:

注:

(1)死亡病例仅包括死于SARS的病例。

(2)自03年7月11日以来,台湾共有325起病例经核查与SARS无关。135个病人的实验室资料不足或不完整,其中101人死亡。

(3)包括在其他地区患病的医务工作者。

(4)表格基于截至2003年7月31日的数据,之后有所调整。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8月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止2003年8月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计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自7月13日美国发现最后一例疑似病例以来,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于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数中);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非典临床表现

潜伏期1~16天,常见为3~5天。起病急,传染性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略有活动则气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这个时期易发生呼吸道的继发感染。

病程进入2~3周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与体征减轻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变的吸收和恢复则较为缓慢,体温正常后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复正常。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的病情似较成人轻。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鉴别诊断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可以解释患者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经过的疾病。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部感染、军团菌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非感染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呼吸系统疾患。

权威发布

2018年2月,世卫组织公布了本年度病原体名录,列出了十种对人类健康造成“紧急”威胁、需开展密切追踪的致命病毒,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名列其中。

非典病毒是那一年发生的

RNA病毒(RNA virus) 也称RNA型病毒。核酸为RNA的病毒的总称。植物病毒,除少数例外(如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 lower mosaic virus),几乎都是RNA病毒。 RNA病毒冠状病毒直径为80~160nm,为有包膜的单股RNA病毒RNA的复制过程中,其错误修复机制的酶的活性很低很低,几乎是没有的,所以其编译很快;而疫苗是要根据病毒的固定基因或蛋白进行开发制作的。所以RNA病毒疫苗较难开发!只要记住相对少数的RNA 病毒例子就可以了阿。RNA病毒有: 艾滋病病毒,烟花草病毒,SARS 病毒大洋网讯 80多年前有一个至少在全球造成2000万人死亡的凶手,它还从未接受正义的审判。科学家相信,研究恶贯满盈的1918年“西班牙流感”可能有助于人类防范另一场灾难性流感的袭击。aware可自测不用抽血祝您健康天 猫!

非典型肺炎的资料

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一组具有类似肺炎临床表现、胸部X线特征和对抗生素治疗有反应的肺炎。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它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贝纳(伯氏)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的症状及临床表现
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症状与体征的具 体表述为“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C,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其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实验室检查发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情况以及胸部X线检查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经过调查,专家们现已寻找到非典型肺炎的一些流行病规律:男女之间发病无差别,从年龄看青壮年占70%,与既往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老少较多不同;非典型肺炎第一代的传播潜伏期在4天一5天,第二代在10天左右,其病原传染力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下降。
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
1.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2.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4.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要加强卫生宣传,还要在病人周围加强监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什么叫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型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 SARS),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实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这一命名也没有充分反映该病症的本质特征,早有人建议应该将其命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缩略为“冠肺”)。这种建议虽然尚未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但足以佐证了SARS和非典一样,都是反映人们一定阶段对事物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目前已经找到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2005/6/9日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香港大学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计算机汉字输入专家周钢曾于2003年建议“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称为“肺痶”。

-------------------------------------------------------------------------------------------------------------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我国发生SARS是在哪一年?

2002年年底,广东地区出现非典症状,2003年1月-2月广东地区开始出现不明病毒的传言,并抢购白醋和板蓝根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