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

2022-12-03 01:34:11孕产
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这个问题也许许多父母并不理解是怎么回事。每位父母总希望孩子能乖乖的听话,并一味的要求孩子按自己的相法来做,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自己去做,看起来很不懂事、不听话,记父母很是苦恼。其实,家长如果懂得用童心来对待孩子,在相处起来则容易的多。 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关键在于父母与孩子相处时,暂时回到童年世界中去,把自己的心理位置暂时换成孩子的心理位置,并以此提高自己

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这个问题也许许多父母并不理解是怎么回事。每位父母总希望孩子能乖乖的听话,并一味的要求孩子按自己的相法来做,但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总是按照自己的自己去做,看起来很不懂事、不听话,记父母很是苦恼。其实,家长如果懂得用童心来对待孩子,在相处起来则容易的多。

父母如何以童心来对待孩子?关键在于父母与孩子相处时,“暂时”回到童年世界中去,把自己的心理位置“暂时”换成孩子的心理位置,并以此提高自己对孩子童心的领悟力。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到各位父母:

1、对孩子所做的事情要充分的理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但他们渴望自己能被父母理解,例如他们热衷于游戏,不管父母认可不认可,游戏总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即使是在入学以后,他们也不会离开游戏活动。这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游戏强硬的阻拦,因为会感觉孩子越玩心越野,所以就试图束缚其手脚,但到后来只能造成对孩子童年的剥夺。当然对孩子的游戏进行引导和安排是必要的。但是,什么是充分的理解的呢?充分的理解就是要尽量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情绪等,也就是说要懂得孩子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表现方式,不能依自己的主观经验,来看待孩子的所做所为。

2、对孩子的心理变化要灵敏的感受到

如何能用童心来领情孩子的对童心?父母要知道这个领悟力并不能仅停留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上,否则,将仍然是被动的。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和思想问题。例如他们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难以实现,或者在游戏等各种活动中遇到了某种困难时,情绪就会出现波动,思想就会受到一定的困扰。这种波动和困扰,父母是否能灵敏地予以及时体察和感受,并设法在极其自然的情景中加以帮助解决,就成了童心领悟力又一个重要的标志和体现。

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父母能理解孩子的心理,但对孩子的情绪和举动缺乏敏感性,不能于细微之处敏感地发现和观察到孩子的心理变化。这实际上是因为父母的心理并没有与孩子的心理真正融为一体,于是孩子就会产生自己不被父母认可、理解的错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有意无意地使自己的心理远离父母的心理,父母“暂时”回到童年世界中去的心理就会被孩子推回到成人世界中去。因此,父母在感觉到孩子的变化时,应该积极的回应,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时刻关心着自己,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3、对孩子的母爱之情也要适度

首先要做到对孩子的母爱不要过度。母爱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炽热的母爱,父母和孩子之间感情的纽带就会断裂,就会形成日后难以填补的心理空间。所以母爱对于孩子来说是必需的,但是母爱也必须是适度的。失度的母爱只能是溺爱,溺爱的结果势必导致孩子真正自我的丧失,这样的孩子在长时期里只能生活在“借来”的自我身上,日后必定是无能的、脆弱的、难以立足于社会的。所以说对待孩子要做到该为其做的做,不该做的就一定不要做,让孩子有自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