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说十句回一句?想和孩子好好聊天,先驱除“心里疲劳”这块乌云

2021-12-02 07:00:18孕产
《正面管教》中说到:父母不愿意倾听、理解孩子,最终可能会丧失倾听的机会,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说了。生活中:明明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说话,按耐住情绪主动示好,不在听到“出格”的言语后马上围攻,小心翼翼的用词生怕戳到痛点,就是怕有朝一日成了孩子眼里的“唠叨婆”。

《正面管教》中说到:父母不愿意倾听、理解孩子,最终可能会丧失倾听的机会,到最后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说了。

生活中:明明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说话,按耐住情绪主动示好,不在听到“出格”的言语后马上围攻,小心翼翼的用词生怕戳到痛点,就是怕有朝一日成了孩子眼里的“唠叨婆”。

但依然没能阻止孩子,和自己渐行渐远——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话了。

你是不是感觉很无辜,很苦恼?你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可是却徒有一种努力过后的挫败和无力感。

叶一茜在微博上的吐槽,戳中了不少家长的心,有些网友表示,这么看演艺圈也是接地气的,至少在带孩子上面,大家遇到的问题都一样。

叶一茜和森碟微信截图

我们可能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

想跟他聊一聊学校里发生的事,交了哪些新朋友,可是孩子压根不愿意提起;

你在这巴巴的说的口干舌燥,无非是约他下楼散散步,可是只换回一句“你自己去吧”

孩子成绩下降你很担心,为他剖析了失败原因总结了方法,等着的依旧是那张无所谓的面孔。

以前整天跟在屁股后面追着问问题的孩子去哪了,偏要在大人忙的时候缠着给自己做风筝的孩子去哪了,每天睁开眼睛就是疑问的孩子去哪了?

怎么突然间,那个曾经叽叽喳喳,一刻也不得闲的孩子,突然就不需要我们的陪伴了,甚至需要反过来去期盼他们“缠着”自己,问一个哪怕幼稚到极点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日子似乎回不去了。

这里面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依如相关定律里所说:万事皆有联系。就像一说到蓝天,肯定会想到白云,提到大树肯定想到绿油油的草地,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聊天,父母也想当然的认为孩子“长大了”或者是父母做错了什么。

但若你做一个假设,当所有外在因素都被否定的时候,你还能觉得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的根源是什么?此时的你或许就能理解最重要的因素,无非是孩子进入了“心里疲惫”期。

下文我们将从父母认知的沟通问题,“双面父母”的解决办法,以及优秀父母如何正确帮孩子度过“心理疲惫期”三个部分,来解释为什么父母努力迎合,却依然吃闭门羹以及让孩子主动沟通需要做些什么的一系列问题。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话了,难道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中写道:“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歉,也不懂得道歉,我们都觉得是自己为家庭付出太多了,却忽视了更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我们拼命的去找自己身上的原因,生怕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者言语触碰到了孩子那脆弱的神经。

我们近乎神经质的去想,自己曾经是否做过“野蛮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打骂过?还是每天嗡嗡的在孩子面前说个不停,拿他跟邻居家的孩子做比,又或是因为夫妻吵架,而把怨气全撒在了孩子身上。

于是,脑袋里的第一个猜想产生了——和孩子的沟通出问题了。千万不要以为沟通就是单方面的说话,那仅仅是自说自话,根本不会对交流产生什么优质的影响。

因而赫拉别恩交流法则认为:在人际沟通中,沟通交流的效果= 7% 的语言 38% 的语调语速 55% 的表情和动作。

这说明,和孩子说问题的时候,内容只占结果的一小部分,而你对这个问题作出的态度才是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因素。

孩子今天不小心打破了邻居家一块玻璃,如果你说“天天闯祸,就知道给我找麻烦,什么时候才懂点事”,虽然你的潜台词是希望孩子能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要懂事听话,但咆哮的态度足以让孩子摔门就走,这当然是无效沟通,虽然你也试图交流。

著名育儿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也说到一种错误的沟通方式:鸡同鸭讲。

《少年说》这档节目中,有一个很喜欢跳舞的小姑娘,希望得到妈妈的支持,妈妈的态度是孩子考到年级的前100名,才能考虑舞蹈的事情。

孩子走上天台的时候,鼓起最大的勇气希望能得到妈妈的支持,可妈妈依然关注的只是成绩,这是典型的鸡同鸭讲,你只关注你的焦点,管我跟你说什么。

你说一我讲二,时间久了,话题谈不到一起,自然就不想沟通了,反正你也根本不在乎我的内心想法。

经常听到很多孩子说,我和爸妈没有共同语言,交流不下去。我说今晚的足球很好看,妈妈只知道问作业写好了没,我说今天的饭真好吃,妈妈却说吃饱了赶紧做作业,好像我们根本不在一个思想层面上,我根本不被尊重。

这根本是着了刻板效应的道儿。有关刻板效应,心理学中认为:人们对某一类事物或者人产生的比较固定的,概括且笼统的看法。

因为一开始贪玩,所以每次不完成作业,受到老师批评,家里什么东西破了,都是你的错。就像一说到农民,想象的就是破旧的衣服,粗手大脚,没文化。一谈到律师,就觉得有知识,嘴上功夫了得,干练的形象,这都是刻板效应的结果。

这些因素当然可以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做更多的沟通,但绝对不是全部因素,作为孩子,他们身份角色意识的觉醒才是他们逐步想脱离父母的最主要原因,而这主要表现为“心里疲劳”。

首先,身份角色意识是什么,利用一个小故事,来了解下。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小学的时候,有机会去图书馆帮忙。管理员给他讲解图书的分类法,告诉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归还图书馆的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

盖茨听完后问:“工作的时候,是像侦探一样么?”管理员说:“那当然。”然后,小盖茨就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

“小侦探”这个角色让他兴奋不己,每当从一堆书里发现要找的目标时,他都会发出一阵胜利的欢呼。他干得越来越熟练,不久便请求担任正式图书管理员。

但是几个星期后,盖茨搬家因此也面临转学。但是没过多久,盖茨又回来了,因为新学校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盖茨的父母为满足儿子做“小侦探”的愿望,又把他转回来上学了。

由父亲开车接送他,盖茨自己也坚定地说:“如果爸爸不带我,我也会走着来上学的。”

这个故事说明,当孩子自身有角色代入的时候,在自身就拥有了和大人一样的平等位置,我不仅仅是孩子,我还是拥有“侦探”性质的工作者。这不仅对于他的行为还有个性都是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因此你在用“老眼光”看人,自然得不到回应。

也就会出现我们前面说到的“心里疲劳”期,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孩子因为角色意识觉醒而引起的“心里疲劳”,很大程度是由于精神和情感困惑引起的。常见的有不被认同,失落,烦闷,懊恼,焦虑等情绪。

贝贝自从当了班里的学习委员,就觉得有责任带动班里的同学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但是有些调皮的同学,说她拿着鸡毛当令箭,而且起哄的同学也不少。

贝贝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为大家着想,可是没人支持,想找父母探讨,商量解决办法,可是父母说,学习委员有什么用,对自己又没什么好处,别那么当真,贝贝心里很苦恼,也不愿意和父母说这些事情了。

这就是典型的因为身份角色意识不被认同而导致的负面的情绪,而父母显然不知道贝贝已经进入了“心里疲劳”期,还以为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小心眼呢。

“双面父母”的解决办法

家长有两种:暴躁型和理智型。这也就使得在对待孩子不愿和家长交流的问题上,处理方式也各有不同。

暴躁型家长,我们暂且称之为“野蛮家长”,想象一下这样性格的家长通常都是怎样的开产白?

作业做完了吗?成天就知道玩,看你什么时候才有出息,赶紧的回家做作业去,写不完不许看电视!

你怎么又不及格,这脑袋就不开窍是吗,天天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要不以后也就是工地搬砖的命。

信不信我抽你,麻利点,给我把衣服收拾好,跟猪窝似的,咋生了你这么个玩意儿。

遇到事情,先是言语攻击一番,这样的野蛮情绪,在孩子有了角色意识的时候,肯定会选择反抗,最不需要硝烟的回应,就是不言不语,用沉默抗议一切不公平的姿态,来表达我生气了,我心里不舒服,我很反感的情绪。

理智型家长,这样的家长说起来头脑还是比较聪明的,对待孩子真的有耐心,而且会换位思考,按理说,孩子应该没有什么不可以交流的点了,可为什么还是疏远自己呢。

很简单,理智型家长多是这种想法:我不能像那些野蛮的家长一样,整天“以暴制暴”,我们应该用温暖去感染他们,看到孩子没考好,那就“反复表扬”“打气”“持续奖励”“温柔细语”时刻让孩子被爱包围。

看起来毫无破绽对不对,可是俗话说:好菜三天惹人厌,好戏三天惹人烦,物极必反的结果是一定的。

对此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就曾说:“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也会变成不适宜的东西。”

和孩子沟通交流也是一样的道理,你以为批评打骂是不好的,会引起孩子反感,丧失信心,但是过多的表扬和安慰也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衡量自己的标杆在哪里。心理学把这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状态称之为“超限效应”,它主要是对“度”的把握。

2000年的徐力事件,可能大家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在当时确实轰动了一时。徐力的母亲对徐力寄予很深厚的期望,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努力读书,将来有出息。她省吃俭用,所有的家务都自己承担,让孩子一门心思的学习。

因为母亲对徐力的学习成绩很关注,她告诉徐力考试要排在前十名,这样未来才有希望。

但是徐力觉得自己根本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在母亲整天的“激励”提醒下,徐力终于痛下杀心,拿起榔头挥向了自己的母亲。

这正是“超限效应”引起的悲剧,被母亲喋喋不休的督促激起了内心罪恶的一面,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再教育孩子的时候,批评是一定的,表扬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必须要均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一架天平,一面试批评,一边是表扬,当天平静止的时候,就是最恰当的教育状态。

正确度过“心里疲劳”期,吃透三个“一”

“心里疲劳”不是病,而是一种状态,而帮助孩子摆脱它的最佳途径就是给孩子“心里减压”。具体来说,吃透三个“一”来解决:一个“蔡加尼克效应”、一个“ 杰奎斯法则”、一个“ 权变理论”。

01 蔡加尼克效应——保留一点神秘感,让思想留白

1927年,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做了一系列有关记忆的实验。首先他给参加实验的每个人布置了15~22个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有的写自己喜欢的诗词,有的将一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珠子按一定模式用线串起来,有的要完成拼板等等。

完成这些任务所需的时间是大致相等的,其中一半的任务能顺利地完成,而另一半任务在进行的中途会被打断,要求被试停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在实验结束的时候,要求他们每个人回忆所做过的事情。

令人惊奇的是,在被回忆起来的任务中,有68%是被中止而未完成的任务,而已完成的任务只占32%。这种对未完成工作的记忆优于对已完成工作的记忆的现象,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得不到的才是最被惦记的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个效应表现的尤为明显,你越是给予的多,孩子越不珍惜。

所以和孩子的交流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一言不合就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蔡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当孩子问你问题的时候,纵使你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要一股脑儿的全告诉他,而是引领孩子自己找答案。

通常家长觉得孩子问问题,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本身没有错,可是孩子失去了探索的过程,没有了对知识的渴望,明明可以和你“大战三百回合”,可你偏偏要“落地死”,效果自然不理想了。最可行的办法就是,给孩子心里留白,让他有自己想象求知的空间。

02 杰奎斯法则——不要总想一步到位

当发现孩子不愿意和自己说话,你可能着急的什么方法都去尝试,想要一劳永逸,但事实说明,针对孩子的问题,没有一套完全不变的法则。

针对这点,杰奎斯法则就表示,当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做出决策,而是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

在与孩子沟通的问题上,也要如此,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学业压力大,所以不愿意和父母说,怕父母担心,也怕被父母看穿;有的孩子因为遇到了喜欢的人,又怕父母对早恋太过敏感,只能父母保持距离,以免被父母察觉。

当你清楚了解了孩子的“疲劳心结”后,你就可以对症下药,适当的提供帮助,当然真的遇到孩子早恋,不是只有打击。

曾见过一个孩子因为早恋,被老师叫家长,孩子迟迟不敢跟父母说,后来眼看瞒不住了,跟父母说了事情,但是父母并没有打骂孩子,而是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说,爸妈不反对早恋,但是如果你考不上好的学校,怎么才能给对方好的生活呢,后来孩子慢慢放下了早恋的事情,学习也进步了。

孩子其实就是你的镜子,想要镜子里的你变成什么模样,那就要自己先做好,才能以理服人,以身作则,当然不是一口吃个胖子。

03 权变理论——教育要懂得变通

佳琪期末成绩考的不理想,回到家闷闷不乐,爸妈怎么说话也不理。后来才知道,之前佳琪和父母有过约定,要是考的好,就去海洋馆玩,佳琪特别期待,可是这次却没考好,肯定不能去了,佳琪特别伤心。

父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周末还是带了佳琪去海洋馆,佳琪开心极了,后来佳琪问妈妈“我没有考好,为什么爸妈也同意去了”

妈妈说:成绩只代表过去,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佳琪努力了,虽然没有考好,但还是值得鼓励,下次争取考好。

后来,佳琪的成绩果然又有提高了。

教育孩子这件事,不要太拘泥于形势,一成不变的策略有时候并不好用,懂得变通在任何时候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至少它可以让孩子和你的心灵距离慢慢靠近。

《猫和老鼠》中为什么杰瑞和汤姆有时势不两立,有时候又互帮互助?因为汤姆明白不去抓杰瑞,主人肯定不高兴,那么汤姆就会被断粮甚至挨一通打,但是真的抓到了杰瑞,主人就会因为没有老鼠,而不需要汤姆的存在了。

角色不变,但是立场会变,这就说明一个计划一个理论是行不通的,对待孩子教育依然如此。既然孩子不愿意和你交流,那就换个角度,让他来主动找你说,而最可行的操作就是,让他对你好奇!对你说的话好奇,对你做的事情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