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 婴幼健康

婴幼健康

抑制骨龄真的可以让儿童长得更高吗?

2023-05-22 18:10:09婴幼健康
影响骨龄变化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遗传因素,比如不同人群的骨龄、体格发育速度不一样;另外,科学的生活方式,比如均衡的营养状态、适度的运动、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骨龄正常增长。“作为医生,我们更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存在影响骨骼发育的疾病。“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个动态发育过程,动态监测身高、骨龄变化,进行生长发育评价,是维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步骤。

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期。 刚刚过去的春天,很多孩子像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但也有的孩子很长时间都没有看到自己的成长。 因此,很多家长都在犹豫要不要带孩子去测骨龄。

骨龄的重要性在父母之间也存在分歧。 有的家长认为骨龄没用,孩子的身高是天生的; 而有的家长则认为,通过控制体重,少吃补品和生长周期短的食物,使用抑制骨龄增长的药物,孩子就能长得更快。 高的。

那么骨龄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呢? 抑制骨龄真的能让孩子长高吗?

骨龄测定需通过科学计算评估

骨龄,即骨骼的年龄,可以通过测定特定部位骨骼的大小、形状、结构以及骨骼间关系的变化来了解骨骼的成熟程度。 骨龄是反映儿童身体发育情况和判断儿童发育阶段的重要指标。

宝宝健康的应用_ios8没有健康应用_ios8 健康 应用

骨龄测量并不复杂宝宝健康的应用,只需要孩子完成一张左手腕关节的正位X光片就可以了。

拍完骨龄片后,医生一般会根据简单的计数法、图谱法、计分法或计算机骨龄计分系统进行评估。

“计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评估骨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郑荣修介绍,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3-7岁的儿童,误差较大,不能单独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评价。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骨龄评价方法主要有GP图谱法和TW3评分法。

图谱法是将受试者的手腕X线片与手腕标准X线图(标准图代表该年龄段儿童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以最相似的标准片的骨龄作为受试者的骨龄。 由于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1950年美国人和Pyle设计出版的《腕骨发育X射线图谱》,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GP图谱法。

宝宝健康的应用_ios8 健康 应用_ios8没有健康应用

GP图谱法以其简单、快速成为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骨龄评估方法,但所使用的图谱是基于欧洲高加索儿童的样本。

“由于种族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GP图谱方法不能适用于所有人群,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随时更新。” 郑荣修指出,GP图谱法存在明显的主观因素,容易导致解释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减少性。

在评价骨龄的评分方法方面,目前应用较多的是TW系列评分方法。 这种方法以欧洲和北美的孩子为参考对象,主要使用TW3方法。 “TW3方法虽然准确,但过程复杂,解读一张骨龄X光片时间长,不适合我国门诊快节奏的工作。” 郑荣秀说道。

目前,以中国儿童为参考标准制定的评分骨龄评估方法有CHN法和中华05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大样本儿童的基础上,制定了骨龄标准CHN法。 该方法简单、评价速度快,已在我国多个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中华05法制定了适合我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 比较准确,特别适用于身材矮小、性早熟等骨龄片异常儿童的骨龄判断。 但缺点是这种方法繁琐、复杂、费时。 计算机自动骨龄评估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长高潜在骨龄说了算

宝宝健康的应用_ios8 健康 应用_ios8没有健康应用

“通常情况下,骨龄与年龄相同,两者相差不超过一岁。”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李亚普介绍,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些孩子的骨龄会提前或滞后。

影响骨龄变化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遗传因素,比如不同人群的骨龄和身体生长速度不同; 此外,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也有助于骨龄的增加。 正常生长。

“作为医生,我们更关注孩子是否有影响骨骼发育的疾病。” 郑荣修举了例子,比如骨龄晚期疾病包括性早熟、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卵巢颗粒细胞瘤、甲状腺机能亢进、单纯性肥胖伴身体生长过快; 骨龄滞后障碍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软骨发育不全等。

郑荣秀解释说,维生素D和维生素A在骨骼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和重建。 缺乏维生素D和维生素A会导致骨骼发育落后;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可促进骨骺软骨的生长,性激素可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参与骨的生长和成熟,而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骨形成; 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骨形成蛋白、骨钙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具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和一氧化碳则抑制骨吸收。

一般来说,骨龄提前表明生长潜力受损,这可能会影响最终成年身高。 但是,如果骨龄落后,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孩子的生长动力就会不足,也会影响以后的身高。

ios8 健康 应用_ios8没有健康应用_宝宝健康的应用

“虽然骨龄的提前和延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但仅根据一次骨龄结果来确定成年身高是不准确、不科学的。” 郑荣秀解释说,骨龄预测只能反映孩子当时的骨成熟度。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线性动态过程,影响因素很多。 因此,必须由专业的儿科内分泌专家结合孩子的发育水平、激素状况、营养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和动态监测。

另外,由于骨龄是根据正常生长发育的儿童来预测成年身高的,对于存在生长激素缺乏、性早熟等疾病状态的儿童,预测的准确性并不好。

骨龄并不是越小越好

有的家长认为骨龄提前预示着生长潜能受损,所以骨龄落后于年龄应该预示着高生长潜能。 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少吃生长周期短的食物、使用药物、打骨龄抑制针等方式来抑制骨龄,使其落后于孩子的实际年龄。

“骨龄和年龄相差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个范围一般是1岁,两者的增长速度应该是一致的。” 郑荣秀表示,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或者骨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如果你落后于你的年龄,很有可能是有病在作祟。 因此,骨龄并不是越小越好。

“而已经长大的骨龄是无法抑制的,药物只能延缓骨龄后续的进展。” 李亚普提醒,是否要使用抑制骨龄的药物,必须由专业的儿童生长发育医生评估。 和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一样,使用性生长抑制针确实可以延缓骨龄的发展。 但孩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护,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儿童的最佳生长状态是骨龄随生长发育合理增长,这需要从健康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三个方面共同努力。” 郑荣秀提议道。

在健康饮食方面,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做到营养均衡,不需额外补充,骨龄的增长与所吃食物的生长周期长短无关,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健康食品。 另外,可以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的吸收。

儿童应注意体重管理。 在骨骺闭合前,应多做跳高、跳绳等运动,可刺激骨骼发育,促进骨骼线性生长,长高。

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生长激素主要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尤其是在晚上 10:00 至凌晨 1:00 之间达到高峰,因此充足的睡眠有助于骨骼生长。

“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发育过程宝宝健康的应用,动态监测身高和骨龄的变化,评估生长发育,是维护孩子健康的重要环节。” 郑荣秀建议,家长可以每六个月或一年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生长科就诊。 发育门诊进行生长发育咨询、评估和随访。 (记者陈曦)